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提供对应的产品和服务
米乐体育直播

  2023年10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766号国务院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公布。该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内容信息、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规定。

  纵览新闻客户端、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联合石家庄市律师协会,邀请了石家庄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与老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的14名专业律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进行解读。

  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接触到含有危害或者可能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如何有很大成效避免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欺凌行为?《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可以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组织、教唆、胁迫、引诱、欺骗、帮助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这有何现实意义?在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时,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为何要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网络服务消费者加以区分?

  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本期邀请了嘉宾崔承前律师,崔律师就该条例的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八条进行解读。

  崔承前,河北汇宁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自2017年7月开始执业,现为石家庄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与老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问: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接触到含有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

  第二十五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发送、推送或者诱骗、强迫未成年人接触含有危害或者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

  解读:接触网络信息有两种方式,一是主动检索,二是被动接收。比如,我们电脑桌面或浏览器打开网页时经常出现的弹窗小广告,很多都隐含诈骗或淫秽色情内容。《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了未成年人被动接收网络信息的情形,明令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发送、推送或者诱骗、强迫未成年人接触含有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这将大大降低未成年人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可能性。

  第二十六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欺凌行为的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置机制,设置便利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保存遭受网络欺凌记录、行使通知权利的功能、渠道,提供便利未成年人设置屏蔽陌生用户、本人发布信息可见范围、禁止转载或者评论本人发布信息、禁止向本人发送信息等网络欺凌信息防护选项。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欺凌信息特征库,优化相关算法模型,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网络欺凌信息的识别监测。

  解读:网络欺凌,又称网络暴力,常见的几种情形包括:在网络上对他人使用语言暴力,编造并散播关于他人的不实言论,传播他人的个人隐私,、丑化并上传他人照片等等。因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有些人将网络视为法外空间,在网上肆意对他人实施网络欺凌行为。《条例》第二十六条通过立法,明文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可以通过网络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并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了对网络欺凌行为的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事后处置等一系列要求,这不仅能减少网络欺凌事件的发生,也为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受害者的维权提供了便利。

  问:《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组织、教唆、胁迫、引诱、欺骗、帮助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这有何现实意义?

  第二十七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可以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组织、教唆、胁迫、引诱、欺骗、帮助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解读: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件频发。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引诱导致违法犯罪。如常见的因暴力网络信息而诱发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寻衅滋事,因淫秽、色情网络信息而诱发的、强制猥亵等。《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组织、教唆、胁迫、引诱、欺骗、帮助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这对于斩断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诱因、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问:在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时,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为何要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网络服务消费者加以区分?

  第二十八条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相关规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提供对应的产品和服务。

  解读:我们常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相反,则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未成年人选择与其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相符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就显得很重要。《条例》第二十八条明确对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提出了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的具体实际的要求,实际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满足了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对网络产品和服务的不一样的需求。(纵览新闻见习记者 丁子轩)